首页 > 编程语言 > c++网络编程下Linux的epoll技术和Windows下的IOCP模型
2022
05-07

c++网络编程下Linux的epoll技术和Windows下的IOCP模型

一、IOCP和Epoll之间的异同

1、异

1).IOCP是WINDOWS系统下使用。Epoll是Linux系统下使用。
2).IOCP是IO操作完毕之后,通过Get函数获得一个完成的事件通知。
Epoll是当你希望进行一个IO操作时,向Epoll查询是否可读或可写,若处于可读或可写状态,Epoll会通过epoll_wait进行通知。
3).IOCP封装了异步的消息事件的通知机制,同时封装了部分IO操作。但Epoll仅仅封装了一个异步事件的通知机制,并不负责IO读写操作。Epoll保持了事件通知和IO操作间的独立性,更加简单灵活。
4).基于上面的描述,我们可以知道Epoll不负责IO操作,所以它只告诉你当前可读可写了,并且将协议读写缓冲填充,由用户去读写控制,此时我们可以做出额外的许多操作。IOCP则直接将IO通道里的读写操作都做完了才通知用户,当IO通道里发生了堵塞等状况我们是无法控制的。

2、同

1).它们都是异步的事件驱动的网络模型。
2).它们都可以向底层进行指针数据传递,当返回事件时,除可通知事件类型外,还可以通知事件相关数据。

二:Epoll理解与应用。

1、epoll是什么?

epoll是当前在Linux下开发大规模并发网络程序的热门人选,epoll 在Linux2.6内核中正式引入,和select相似,都是I/O多路复用(IO multiplexing)技术。

Linux下设计并发网络程序,常用的模型有:
Apache模型(Process Per Connection,简称PPC)
TPC(Thread PerConnection)模型
select模型和poll模型。
epoll模型

2、epoll与select对比优化

基于select的I/O复用技术速度慢的原因:
1),调用select函数后常见的针对所有文件描述符的循环语句。它每次事件发生需要遍历所有文件描述符,找出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。(以前写的示例没加循环)
2),每次调用select函数时都需要向该函数传递监视对象信息。即每次调用select函数时向操作系统传递监视对象信息,至于为什么要传?是因为我们监视的套接字变化的函数,而套接字是操作系统管理的。(这个才是最耗效率的)

注释:基于这样的原因并不是说select就没用了,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适合选用select:1,服务端接入者少 2,程序应具有兼容性。

3、epoll是怎么优化select问题的

1),每次发生事件它不需要循环遍历所有文件描述符,它把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单独集中到了一起。
2),仅向操作系统传递1次监视对象信息,监视范围或内容发生变化时只通知发生变化的事项。

实现epoll时必要的函数和结构体:

函数:
epoll_create:创建保存epoll文件描述符的空间,该函数也会返回文件描述符,所以终止时,也要调用close函数。(创建内存空间)
epoll_ctl:向空间注册,添加或修改文件描述符。(注册监听事件)
epoll_wait:与select函数类似,等待文件描述符发生变化。(监听事件回调)

结构体:

struct epoll_event 
{ 
__uint32_t events; 
epoll_data_t data; 
}

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
{ 
void *ptr; 
int fd; 
__uinit32_t u32; 
__uint64_t u64; 
} epoll_data_t;

三、epoll的几个函数的介绍:

1、epoll_create函数

/**  
 * @brief    该函数生成一个epoll专用的文件描述符。它其实是在内核申请一空间,用来存放你想关注的socket fd上是否发生以及发生了什么事件。 
 *  
 * @param    size    size就是你在这个epoll fd上能关注的最大socket fd数 
 *  
 * @return   生成的文件描述符 
 */  
int epoll_create(int size);

2、epoll_ctl函数

/**  
 * @brief    该函数用于控制某个epoll文件描述符上的事件,可以注册事件,修改事件,删除事件。 
 *  
 * @param    epfd    由 epoll_create 生成的epoll专用的文件描述符 
 * @param    op      要进行的操作例如注册事件,可能的取值EPOLL_CTL_ADD 注册、EPOLL_CTL_MOD 修 改、EPOLL_CTL_DEL 删除 
 * @param    fd      关联的文件描述符 
 * @param    event   指向epoll_event的指针 
 *  
 * @return   0       succ 
 *           -1      fail 
 */  

int epoll_ctl(int epfd, int op, int fd, struct epoll_event *event);  

其中用到的数据结构结构如下
op值:

  • EPOLL_CTL_ADD:注册新的fd到epfd中;
  • EPOLL_CTL_MOD:修改已经注册的fd的监听事件;
  • EPOLL_CTL_DEL:从epfd中删除一个fd;
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{ 
void *ptr;
int fd;
__uint32_t u32;
__uint64_t u64;
} epoll_data_t; 
struct epoll_event {
__uint32_t events; /* Epoll events */
epoll_data_t data; /* User data variable */
};

常用的事件类型:

  • EPOLLIN :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读;
  • EPOLLOUT: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可以写;
  • EPOLLPRI: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有紧急的数据可读
  • EPOLLERR: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发生错误;
  • EPOLLHUP: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挂断;
  • EPOLLET: 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有事件发生;

例:

struct epoll_event ev;    
    //设置与要处理的事件相关的文件描述符    
    ev.data.fd=listenfd;    
    //设置要处理的事件类型    
    ev.events=EPOLLIN|EPOLLET;    
    //注册epoll事件    
    epoll_ctl(epfd,EPOLL_CTL_ADD,listenfd,&ev); 

3、epoll_wait函数

/**  
 * @brief    该函数用于轮询I/O事件的发生 
 *  
 * @param    epfd        由epoll_create 生成的epoll专用的文件描述符 
 * @param    events      用于回传代处理事件的数组 
 * @param    maxevents   每次能处理的事件数 
 * @param    timeout     等待I/O事件发生的超时值;-1相当于阻塞,0相当于非阻塞。一般用-1即可 
 *  
 * @return   >=0         返回发生事件数 
 *           -1          错误 
 */  


int epoll_wait(int epfd,struct epoll_event * events,int maxevents,int timeout);  

用改良的epoll实现回声服务端代码:
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dlib.h>
#include <string.h>
#include <unistd.h>
#include <arpa/inet.h>
#include <sys/socket.h>
#include <sys/epoll.h>

#define BUF_SIZE 100
#define EPOLL_SIZE 50
void error_handling(char *buf);

int main(int argc, const char * argv[]) {
    int serv_sock, clnt_sock;
  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r, clnt_adr;
    socklen_t adr_sz;
    int str_len, i;
    char buf[BUF_SIZE];

    //类似select的fd_set变量查看监视对象的状态变化,epoll_event结构体将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符单独集中到一起
    struct epoll_event *ep_events;
   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;
    int epfd, event_cnt;

    if(argc != 2)
    {
        printf("Usage: %s <port> \n", argv[0]);
        exit(1);
    }

    serv_sock = socket(PF_INET, SOCK_STREAM, 0);
    if(serv_sock == -1)
        error_handling("socket() error");

    memset(&serv_adr, 0, sizeof(serv_adr));
    serv_adr.sin_family = AF_INET;
    serv_adr.sin_addr.s_addr = htonl(INADDR_ANY);
    serv_adr.sin_port = htons(atoi(argv[1]));

    if(bind(serv_sock, (struct sockaddr *) &serv_adr, sizeof(serv_adr)) == -1)
        error_handling("bind() error");

    if(listen(serv_sock, 5) == -1)
        error_handling("listen() error");

    //创建文件描述符的保存空间称为“epoll例程”
    epfd = epoll_create(EPOLL_SIZE);
    ep_events = malloc(sizeof(struct epoll_event) *EPOLL_SIZE);

    //添加读取事件的监视(注册事件)
    event.events = EPOLLIN;  //读取数据事件
    event.data.fd = serv_sock;
    epoll_ctl(epdf, EPOLL_CTL_ADD, serv_sock, &event);

    while (1)
    {
        //响应事件,返回发生事件的文件描述符数
        event_cnt = epoll_wait(epfd, ep_events, EPOLL_SIZE, -1);  //传-1时,一直等待直到事件发生
        if(event_cnt == -1)
        {
            puts("epoll_wait() error");
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}

        //服务端套接字和客服端套接字
        for (i = 0; i < event_cnt; i++) {
            if(ep_events[i].data.fd == serv_sock)//服务端与客服端建立连接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adr_sz = sizeof(clnt_adr);
                clnt_sock = accept(serv_sock, (struct sockaddr *)&clnt_adr, &adr_sz);
                event.events = EPOLLIN;
                event.data.fd = clnt_sock;
                epoll_ctl(epfd, EPOLL_CTL_ADD, clnt_sock, &event);
                printf("connected client: %d \n", clnt_sock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else  //连接之后传递数据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str_len = read(ep_events[i].data.fd, buf, BUF_SIZE);
                if(str_len == 0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//删除事件
                    epoll_ctl(epfd, EPOLL_CTL_DEL, ep_events[i].data.fd, NULL);
                    close(ep_events[i].data.fd);
                    printf("closed client: %d \n", ep_events[i].data.fd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else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write(ep_events[i].data.fd, buf, str_len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
    close(serv_sock);
    close(epfd);
    return 0;
}

void error_handling(char *message)
{
    fputs(message, stderr);
    fputc('\n', stderr);
    exit(1);
}

epoll客户端代码:

#define _GNU_SOURCE
#include "sysutil.h"
#include "buffer.h"
#include <sys/epoll.h>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const *argv[])
{
    //创建client套接字
    int sockfd = tcp_client(0);
    //调用非阻塞connect函数
    int ret = nonblocking_connect(sockfd, "localhost", 9981, 5000);
    if(ret == -1)
    {
        perror("Connect Timeout .");
        exit(EXIT_FAILURE);
    }

    //将三个fd设置为Non-Blocking
    activate_nonblock(sockfd);
    activate_nonblock(STDIN_FILENO);
    activate_nonblock(STDOUT_FILENO);

    buffer_t recvbuf; //sockfd -> Buffer -> stdout
    buffer_t sendbuf; //stdin -> Buffer -> sockfd

    //初始化缓冲区
    buffer_init(&recvbuf);
    buffer_init(&sendbuf);

    //创建epoll
    int epollfd = epoll_create1(0);
    if(epollfd == -1)
        ERR_EXIT("create epoll");
   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[1024];

    uint32_t sockfd_event = 0;
    uint32_t stdin_event = 0;
    uint32_t stdout_event = 0;

    epoll_add_fd(epollfd, sockfd, sockfd_event);
    epoll_add_fd(epollfd, STDIN_FILENO, stdin_event);
    epoll_add_fd(epollfd, STDOUT_FILENO, stdout_event);

    while(1)
    {
        //重新装填epoll事件
        sockfd_event = 0;
        stdin_event = 0;
        stdout_event = 0;
        //epoll无法每次都重新装填,所以给每个fd添加一个空事件
        
        if(buffer_is_readable(&sendbuf))
        {
            sockfd_event |= kWriteEvent;
        }
        if(buffer_is_writeable(&sendbuf))
        {
            stdin_event |= kReadEvent;
        }
        if(buffer_is_readable(&recvbuf))
        {
            stdout_event |= kWriteEvent;
        }
        if(buffer_is_writeable(&recvbuf))
        {
            sockfd_event |= kReadEvent;
        }
        epoll_mod_fd(epollfd, sockfd, sockfd_event);
        epoll_mod_fd(epollfd, STDIN_FILENO, stdin_event);
        epoll_mod_fd(epollfd, STDOUT_FILENO, stdout_event);
       
       //监听fd数组
        int nready = epoll_wait(epollfd, events, 1024, 5000);
        if(nready == -1)
            ERR_EXIT("epoll wait");
        else if(nready == 0)
        {
            printf("epoll timeout.\n");
            continue;
        }
        else
        {
            int i;
            for(i = 0; i < nready; ++i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int peerfd = events[i].data.fd;
                int revents = events[i].events;
                if(peerfd == sockfd && revents & kReadREvent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//从sockfd接收数据到recvbuf
                    if(buffer_read(&recvbuf, peerfd) == 0)
    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printf(stderr, "server close.\n"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xit(EXIT_SUCCESS);
                    } 
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if(peerfd == sockfd && revents & kWriteREvent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buffer_write(&sendbuf, peerfd); //将sendbuf中的数据写入sockfd
    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    if(peerfd == STDIN_FILENO && revents & kReadREvent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//从stdin接收数据写入sendbuf
                    if(buffer_read(&sendbuf, peerfd) == 0)
    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printf(stderr, "exit.\n"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xit(EXIT_SUCCESS);
                    } 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if(peerfd == STDOUT_FILENO && revents & kWriteREvent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buffer_write(&recvbuf, peerfd); //将recvbuf中的数据输出至stdout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}

 4、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

什么是条件触发和边缘触发?它们是指事件响应的方式,epoll默认是条件触发的方式。条件触发是指:只要输入缓冲中有数据就会一直通知该事件,循环响应epoll_wait。而边缘触发是指:输入缓冲收到数据时仅注册1次该事件,即使输入缓冲中还留有数据,也不会再进行注册,只响应一次。

边缘触发相对条件触发的优点:可以分离接收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时间点,从实现模型的角度看,边缘触发更有可能带来高性能。

将上面epoll实例改为边缘触发:
1).首先改写 event.events = EPOLLIN | EPOLLET; (EPOLLIN:读取数据事件 EPOLLET:边缘触发方式)
2).边缘触发只响应一次接收数据事件,所以要一次性全部读取输入缓冲中的数据,那么就需要判断什么时候数据读取完了?Linux声明了一个全局的变量:int errno; (error.h中),它能记录发生错误时提供额外的信息。这里就可以用它来判断是否读取完数据

str_len = read(...);
if(str_len < 0)
{
    if(errno == EAGAIN) //读取输入缓冲中的全部数据的标志
        break;
}

3).边缘触发方式下,以阻塞方式工作的read&write有可能会引起服务端的长时间停顿。所以边缘触发一定要采用非阻塞的套接字数据传输形式。那么怎么将套接字的read,write数据传输形式修改为非阻塞模式呢?

//fd套接字文件描述符,将此套接字数据传输模式修改为非阻塞
void setnonblockingmode(int fd)
{
    int flag = fcntl(fd, F_GETFL,0); //得到套接字原来属性
    fcntl(fd, F_SETFL, flag | O_NONBLOCK);//在原有属性基础上设置添加非阻塞模式
}

四、IOCP理解与应用

1、传统服务器的网络IO流程

接到一个客户端连接->创建一个线程负责这个连接的IO操作->持续对新线程进行数据处理->全部数据处理完毕->终止线程。
设计代价可分为四点:
1).每个连接创建一个线程,将导致过多的线程。
2).维护线程所消耗的堆栈内存过大。
3).操作系统创建和销毁线程过大。
4).线程之间切换的上下文代价过大。
这种传统的服务器网络结构称之为会话模型,为防止大量线程的维护,我们可以创建I/O模型。

创建I/O模型要求:
1).允许一个线程在不同时刻给多个客户端进行服务。
2).允许一个客户端在不同时间被多个线程服务。
缺点是会使线程大幅度减少

根据上述则要求一下两点:
1).客户端状态的分离,之前会话模式我们可以通过线程状态得知客户端状态,但现在客户端状态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取。
2).I/O请求的分离。一个线程不再服务于一个客户端会话,则要求客户端对这个线程提交I/O处理请求。

根据上要求会产生以下模式:
1).会话状态管理模块。它负责接收到一个客户端连接,就创建一个会话状态。
2).当会话状态发生改变,例如断掉连接,接收到网络消息,就发送一个I/O请求给 I/O工作模块进行处理。
3).I/O工作模块接收到一个I/O请求后,从线程池里唤醒一个工作线程,让该工作线程处理这个I/O请求,处理完毕后,该工作线程继续挂起。
则将网络连接 和I/O工作线程分离为三个部分,相互通讯仅依靠 I/O请求。

根据上模式给出一下介意:
1).在进行I/O请求处理的工作线程是被唤醒的工作线程,一个CPU对应一个的话,可以最大化利用CPU。所以 活跃线程的个数 建议等于 硬件CPU个数。
2).工作线程我们开始创建了线程池,免除创建和销毁线程的代价。因为线程是对I/O进行操作的,且一一对应,那么当I/O全部并行时,工作线程必须满足I/O并行操作需求,所以 线程池内最大工作线程个数 建议大于或者等于 I/O并行个数。
3).但是我们可知CPU个数又限制了活跃的线程个数,那么线程池过大意义很低,所以按常规建议 线程池大小 等于 CPU个数*2 左右为佳。例如,8核服务器建议创建16个工作线程的线程池。 上面描述的依然是I/O模型并非IOCP,那么IOCP是什么呢,全称 IO完成端口。
它是一种WIN32的网络I/O模型,既包括了网络连接部分,也负责了部分的I/O操作功能,用于方便我们控制有并发性的网络I/O操作。

WIN32网络I/O模型有如下特点:
1).它是一个WIN32内核对象,所以无法运行于Linux.
2).它自己负责维护了工作线程池,同时也负责了I/O通道的内存池。
3).它自己实现了线程的管理以及I/O请求通知,最小化的做到了线程的上下文切换。
4).它自己实现了线程的优化调度,提高了CPU和内存缓冲的使用率。

2、使用IOCP的基本步骤

1).创建IOCP对象,由它负责管理多个Socket和I/O请求。CreateIoCompletionPort需要将IOCP对象和IOCP句柄绑定。
2).创建一个工作线程池,以便Socket发送I/O请求给IOCP对象后,由这些工作线程进行I/O操作。注意,创建这些线程的时候,将这些线程绑定到IOCP上。
3).创建一个监听的socket。
4).轮询,当接收到了新的连接后,将socket和完成端口进行关联并且投递给IOCP一个I/O请求。注意:将Socket和IOCP进行关联的函数和创建IOCP的函数一样,都是CreateIoCompletionPort,不过注意传参必然是不同的。
5).因为是异步的,我们可以去做其他,等待IOCP将I/O操作完成会回馈我们一个消息,我们再进行处理。
其中需要知道的是:I/O请求被放在一个I/O请求队列里面,对,是队列,LIFO机制。当一个设备处理完I/O请求后,将会将这个完成后的I/O请求丢回IOCP的I/O完成队列。
我们应用程序则需要在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去询问IOCP,该I/O请求是否完成。
其中有一些特殊的事情要说明一下,我们有时有需要人工的去投递一些I/O请求,则需要使用Pos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向IOCP投递一个I/O请求到它的请求队列中。

以上就是c++网络编程Linux下的epoll技术和Windows下的IOCP模型的详细内容,更多关于c++网络编程的资料请关注自学编程网其它相关文章!,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自学编程网!

编程技巧